6月3-6日,2014年度国际法律符号学论坛(international roundtable for the semiotics of law 2014)在哥本哈根大学法学院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熊丙万博士应组委会邀请出席论坛,并在论坛上报告了其新近研究论文contextual elements and political preferences in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body’ interpretation(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在法律解释中的语境因素和政治倾向),并同与会同行深入交流相关问题。
国际法律符号学论坛是由国际法律符号学会组织的年度国际会议,主要讨论关于法律语言及其解释、应用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本年度论坛的主题为“国际法院和裁决结构的法律解释问题”,由丹麦国家研究基金旗下的“国际法院高级研究中心”(icourts,隶属于哥本哈根大学)承办。来自丹麦、瑞典、英国、德国、法国、瑞士、波兰、克罗地亚、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30余位法律同行和部分来自国际争端解决机构的人士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争端解决、特别是法律解释作了为期四天的深入讨论(有关会议的更多内容,可见http://jura.ku.dk/icourts/calendar/irsl2014/)。
在报告中,熊丙万博士深入分析了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近年来在关于中国的多个裁决中的法律解释技术。他观察到,在被分析的多个裁决中,争端解决机构努力通过语境解释(contextual interpretation)去寻找所谓客观公正的答案,并希望藉此实现世贸组织法及其裁判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但是,在针对“中国能否援引gatt1994第20条的一般例外来抗辩其出口税管制措施”这一问题的解释中,各裁决先后呈现出了四组相互矛盾、且具有类似说服力的“语境因素”。这表明,语境解释并不像法官所公开宣称的那样客观、稳定和可预期。相反,语境和文意、目的等解释技术很可能成为一种工具,用于掩盖裁判者背后的政治偏好。熊博士尝试用裁决中的证据去解释争端解决机构的政治偏好,并主张将此种法官政治偏好的讨论公开化,付诸进一步公共讨论和国际谈判。
(编辑:陆美贺、王宝奎;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