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亚博安卓下载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逆全球化动向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中国方案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发文时间:2018-05-16

   2018年3月30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逆全球化动向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中国方案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主楼729会议室召开。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关雪凌出席并致辞,会议由项目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主持。

   关雪凌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科研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科研实力显著提升,经济学院将继续提科研水平,力求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家重大问题的研究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沃晓静副处长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大学近年在社会科学研究上所取得的成绩与整体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表示科研处将继续创新工作思路与方法,为校内学者开展研究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随后,王孝松教授对课题的总体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进行了报告,指出在现阶段逆全球化思潮盛行与世界贸易发展停滞的大背景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既是大国责任,也是大国义务。基于中国角度,有必要从政治和经济两个维度相结合,考察逆全球化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以推动中国从“规则接受者”向“规则制定者”转变,提高获取国际分工利益的能力。

 

   课题组成员邹静娴、刘晓光、陈朴、王孝松、刘韬、林发勤依次对子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计划进行报告,较为详细地汇报了各子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时间进度管理与预期成果等方面内容。

   评审组专家、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先海教授指出,考察逆全球化问题要从学理角度更为精准地识别核心概念,并做出科学的性质判断,在研究中要厘清中国方案是同现有规则之间是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评审组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院长洪俊杰教授指出,在多边贸易体系出现危机的背景下,考察中国方案要特别重视其适用性,要分清世界范围内的规则体系和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规则体系。

   评审组专家、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坤望教授指出,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涉及的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涉及国际经济交往的一系列问题考察相关政策制定时,要超越对国内利益集团,更为全面地考察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借鉴国际关系等相关学科的方法。

   评审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孙杰研究员指出,首先要分清去全球化、逆全球化、反全球化等核心概念;其次,考察全球治理会涉及制度性安排等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无法使用计量手段考察,因而要综合定性和定量手段综合分析。

   评审组专家、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谢申祥教授建议从中美关系、已有方案同中国方案之间关系、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以及改革和开放之间的关系入手,考察现有规则如何改进、新规则如何制定。

   评审组专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教授认为,中国方案要从多边、区域、双边等多层次展开,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需要注意学术性和应用性的统一,除贡献高质量学术论文外,还应贡献高质量内参文章供相关决策部门参考。

   评审组专家、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钟昌标教授指出,首先要明确大方向,制定一个较为宏观的中国方案,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重点对“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评审组专家、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关雪凌提倡从历史的视角分析问题,要看清中国的发展现实,并同历史上美国的发展过程相比较,认清重构规则的机遇和现实困难,从而提出更符合中国实际的政策建议。

   评审组组长、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教授作总结发言,指出研究问题时要遵循历史导向和现实导向,抓住中美贸易战、股市反应、中国入世、金融投资一体化等典型现实,突出矛盾的焦点,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来探究中国方案。

   课题组成员同评审组专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进一步厘清了研究思路、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困惑,为课题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编辑:陆美贺;核稿:李佩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