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胡霞教授率学生交流团赴日本高校调研交流
发文时间:2013-10-23
9月21日至26日,为了促进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和日本国立岛根大学的学术交流和深厚友谊,受岛根大学邀请,经济学院胡霞教授率学生访问团一行六人赴日本进行交流。本次赴日交流的余晨阳、李博、李越欣和权明、章逸然五位同学均在“经英杯”或“大创”中就农业问题进行研究而获奖。
在日本学术交流的六天里,中日双方的老师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调研。一起走访了日本岛根县的农村地区,了解日本农村的经济现状、问题和发展经验,深入体验了日本文化,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9月21日上午,在岛根大学关耕平老师的带领下,交流团参观了广岛和平纪念馆;在日本产业会馆的残垣断壁前,在一幅幅深刻展示日本二战前后真实历史以及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展板和图片前,交流团员们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唯有两国的青年人正视历史才能够共同发展、互利双赢,交流团的同学们深感作为中日友好交流青年人群的一份子,自身责任的重大。
9月21日下午,交流团一行前往岛根县首府松江市,在古松江城内,交流团团员们领略到了日本古朴的文化,同时也在相似的建筑和人文气息中感受到了中日文化的渊源。令交流团同学们感触最深的是日本在利用历史遗迹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并没有过度商业化,使古文物在宁静的氛围中得到保护性的开发,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晚上,元岛根大学校长北川泉教授和同学们共用晚餐,此外还有岛根大学的伊藤教授、宫本老师和关耕平老师。在晚餐过程中日本老师们就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安倍经济学”、日本政府财政对农村的补贴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北川老先生鼓励同学们要踏实学习、严谨治学,做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位83岁高龄的老教授的平易近人和博大胸怀。
9月23日,友好交流团与岛根大学同学和老师们赴岛根县海士町的调研。在调研的交流展示过程中,日方学生分别就海士町的孤岛“购物困难”、“隐歧牛,春香牡蛎等地方特产开发”以及“孤岛教育问题”做了展示,中方学生的第一组以“旅游资源利用”为主题,由余晨阳同学介绍了桂林阳朔地区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李越欣同学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如何得到有效开发,而开发的经济影响则由李博同学为大家精彩展示。中方学生的第二组,权明和章逸然同学带来了题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多样性和系统性”的展示,在展示中,两位同学以六安市地区农村的调研为例,为日方师生解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外出务工和双向流动返乡创业三种流动方式,并提出了这些流动方式的经济影响、发展经验和问题,日方关耕平老师认为这些劳动力流动方式对于日本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很有借鉴意义。每次展示过后,中日双方同学积极互动,老师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得到了双方老师的高度评价。
随后,赴日友好交流团一行到海士町中央公民馆聆听了海士町町长和海士町教育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讲话。从他们的介绍中,同学们受到了几点启发:第一,町长强调公务员工作要以町民为中心。一个町(村)就相当于一个公司,村长就是总经理,村委会工作人员就是公司职员,村民就是股东,无论是村长还是村干部都应该为股东即村民的利益着想,不能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21世纪的偏远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注重知识性、技能性的引入,吸引城市年轻人到海士町来(被称为“i-turn者”),带来的是智慧、技能、信息和市场,应该创造条件欢迎他们,同时不能牺牲本村农民的利益,要同存共赢;第三、重视教育问题,尤其是高中的教育,因为没有高中教育,就留不住岛内的年轻人,所以如何创造条件将原有的县立高中留在村里,还要想方设法吸引外边的年轻人来都成为当地村民共同努力的事情;他们吸引外面高学历有教学经验的好老师、还举办农村留学夏令营等活动,增强地区活力;第四,町长提出了几点未来发展的思考,比如老龄化问题、收入增速问题、幸福感问题、第三产业发展及农,渔业产品加工、附加值提高问题。海士町的六字经营方针“自立、挑战、交流”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海士町教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教育问题又做出了题为“教育、魅力化、地域、活性化”的演讲。他们详细介绍了该地的“教育魅力计划”,该计划是指把整个岛看成一个学校,岛上每个人都是老师,为了当一个称职的“老师”,每个村民都要不断的学习和进取,强调“学习 实践”要成为习惯,另外,增设一系列魅力课程,如:梦探求课程、地域地球学课程、故乡意识教育课程等等。在其讲话中还提到,海士町非常希望增进国际交流、留学支援。
同学们调研的隐歧岛主要有三大支柱产业——旅游业、渔业和养殖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没有仅仅停留在产业链的初级阶段上,而是加以了延长,获得了更高的附加值。从交流团对该地隐歧神社、后鸟羽神社和资料馆的走访和参观中,同学们发现这些古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性的开发,文化古迹更多被赋予了人文内涵,几乎没有纯商业性质的开发;与单纯的人文古迹旅游相对应,隐歧岛还发展了例如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作为能源的物质等很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使岛上产业发展更加多元,经济发展渠道也愈来愈宽。
隐歧岛农业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分别以“春香”牡蛎和“隐岐牛”为核心品牌的渔业及畜牧业。一只“春香”牡蛎的养殖周期大约为两年,在这个过程中,牡蛎的价值随着精细养殖的投入而成倍增加。刚开始培育时只值1到2日元,而一个养成的牡蛎在日本市场的价格能达到400到500日元。为了配合着牡蛎的养殖,使之能销往更远的地区从而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当地还发展了便于海鲜存储的“cas细胞冷冻技术”,借助于此“春香”牡蛎在中国、迪拜等地开拓了市场。交流团所调研的“隐歧牛”的生产协作组织是在2004年成立的,现今共有478头牛。高技术和高质量的品牌创建以及产业发展道路的多元化使得这座距离日本本本州很远的海上小村落不但得以自立,而且在日本还颇具名气,这样的发展道路也引发了交流团中国学生们对中国农村如何有质量地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考。
9月25日上午交流团前往海士町文化中心,与从城市来到农村工作和生活的日本青年(“i-turn者”)进行交流。通过从城市来到海士町定居的青年人的交流主要围绕着海士町的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展开。海士町采取了吸引年轻人从城市返回农村,或村外年轻人来町内创业、定居的措施,为海士町农业的振兴和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增强活力。来到町内的年轻人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海士町的老人们学会使用数码相机、陪老人一起制作剪纸等工艺品,还促成老人们成立歌舞队表演多姿多彩的文艺节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老人不仅生活不再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老人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爱。当天日方青年代表还组织了中日两国学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们表示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使得他们对海士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感受到他们对海士町的热爱和关心。
9月25日下午,赴日友好交流团随同岛根大学师生乘船来到西岛参观调研。西岛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岛,岛上只居住着三千多名居民。据介绍,西岛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渔业和畜牧业为主,几乎没有种植农业。来到西岛,大家在被岛上的绝美景色吸引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西岛居民的幸福感。在与西岛居民的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虽然西岛上人烟稀少,且大部分物资依靠从岛外进口,但是当地居民互相帮助,相处得十分融洽和幸福。他们说他们很知足。在结束西岛的参观和调研后,赴日友好交流团圆满地完成了在隐岐岛的调研活动并乘船返回日本本岛。
9月26日,在交流的最后一天,胡霞教授带领同学们到岛根大学法文学部,受到了伊藤副学部长的热情接待。交流中,同学们分别就这些天与日本同学共同调研的经历谈了自己的体会,同学们认为日本与城市发展水平可比肩的农村对于各种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品牌化值得中国学习;但两国也共同面临着如资源稀缺、老龄化和空巢老人等问题,这要求两国互相学习沟通各自的解决经验。之后,交流团一行受到了岛根大学竹内副校长的接见,胡霞教授表达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对日方学校周到的招待的感谢,双方均表达了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术合作和学生交流愿望。
在日本学术交流的六天里,中日双方的老师和同学们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调研。一起走访了日本岛根县的农村地区,了解日本农村的经济现状、问题和发展经验,深入体验了日本文化,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9月21日上午,在岛根大学关耕平老师的带领下,交流团参观了广岛和平纪念馆;在日本产业会馆的残垣断壁前,在一幅幅深刻展示日本二战前后真实历史以及原子弹爆炸受害者的展板和图片前,交流团员们深深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唯有两国的青年人正视历史才能够共同发展、互利双赢,交流团的同学们深感作为中日友好交流青年人群的一份子,自身责任的重大。
9月21日下午,交流团一行前往岛根县首府松江市,在古松江城内,交流团团员们领略到了日本古朴的文化,同时也在相似的建筑和人文气息中感受到了中日文化的渊源。令交流团同学们感触最深的是日本在利用历史遗迹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并没有过度商业化,使古文物在宁静的氛围中得到保护性的开发,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晚上,元岛根大学校长北川泉教授和同学们共用晚餐,此外还有岛根大学的伊藤教授、宫本老师和关耕平老师。在晚餐过程中日本老师们就日本农村经济的发展、“安倍经济学”、日本政府财政对农村的补贴等问题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北川老先生鼓励同学们要踏实学习、严谨治学,做中日友好交流的使者,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位83岁高龄的老教授的平易近人和博大胸怀。
9月23日,友好交流团与岛根大学同学和老师们赴岛根县海士町的调研。在调研的交流展示过程中,日方学生分别就海士町的孤岛“购物困难”、“隐歧牛,春香牡蛎等地方特产开发”以及“孤岛教育问题”做了展示,中方学生的第一组以“旅游资源利用”为主题,由余晨阳同学介绍了桂林阳朔地区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李越欣同学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该地区旅游资源如何得到有效开发,而开发的经济影响则由李博同学为大家精彩展示。中方学生的第二组,权明和章逸然同学带来了题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方式的多样性和系统性”的展示,在展示中,两位同学以六安市地区农村的调研为例,为日方师生解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外出务工和双向流动返乡创业三种流动方式,并提出了这些流动方式的经济影响、发展经验和问题,日方关耕平老师认为这些劳动力流动方式对于日本农村劳动力流动也很有借鉴意义。每次展示过后,中日双方同学积极互动,老师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之中,得到了双方老师的高度评价。
随后,赴日友好交流团一行到海士町中央公民馆聆听了海士町町长和海士町教育委员会工作人员的讲话。从他们的介绍中,同学们受到了几点启发:第一,町长强调公务员工作要以町民为中心。一个町(村)就相当于一个公司,村长就是总经理,村委会工作人员就是公司职员,村民就是股东,无论是村长还是村干部都应该为股东即村民的利益着想,不能把自己利益放在第一位;第二,21世纪的偏远地区的发展一定要注重知识性、技能性的引入,吸引城市年轻人到海士町来(被称为“i-turn者”),带来的是智慧、技能、信息和市场,应该创造条件欢迎他们,同时不能牺牲本村农民的利益,要同存共赢;第三、重视教育问题,尤其是高中的教育,因为没有高中教育,就留不住岛内的年轻人,所以如何创造条件将原有的县立高中留在村里,还要想方设法吸引外边的年轻人来都成为当地村民共同努力的事情;他们吸引外面高学历有教学经验的好老师、还举办农村留学夏令营等活动,增强地区活力;第四,町长提出了几点未来发展的思考,比如老龄化问题、收入增速问题、幸福感问题、第三产业发展及农,渔业产品加工、附加值提高问题。海士町的六字经营方针“自立、挑战、交流”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思考。
海士町教育委员会工作人员就教育问题又做出了题为“教育、魅力化、地域、活性化”的演讲。他们详细介绍了该地的“教育魅力计划”,该计划是指把整个岛看成一个学校,岛上每个人都是老师,为了当一个称职的“老师”,每个村民都要不断的学习和进取,强调“学习 实践”要成为习惯,另外,增设一系列魅力课程,如:梦探求课程、地域地球学课程、故乡意识教育课程等等。在其讲话中还提到,海士町非常希望增进国际交流、留学支援。
同学们调研的隐歧岛主要有三大支柱产业——旅游业、渔业和养殖业,这些产业的发展,都没有仅仅停留在产业链的初级阶段上,而是加以了延长,获得了更高的附加值。从交流团对该地隐歧神社、后鸟羽神社和资料馆的走访和参观中,同学们发现这些古迹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性的开发,文化古迹更多被赋予了人文内涵,几乎没有纯商业性质的开发;与单纯的人文古迹旅游相对应,隐歧岛还发展了例如从海藻类植物中提取作为能源的物质等很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质量的农业产业,使岛上产业发展更加多元,经济发展渠道也愈来愈宽。
隐歧岛农业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分别以“春香”牡蛎和“隐岐牛”为核心品牌的渔业及畜牧业。一只“春香”牡蛎的养殖周期大约为两年,在这个过程中,牡蛎的价值随着精细养殖的投入而成倍增加。刚开始培育时只值1到2日元,而一个养成的牡蛎在日本市场的价格能达到400到500日元。为了配合着牡蛎的养殖,使之能销往更远的地区从而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当地还发展了便于海鲜存储的“cas细胞冷冻技术”,借助于此“春香”牡蛎在中国、迪拜等地开拓了市场。交流团所调研的“隐歧牛”的生产协作组织是在2004年成立的,现今共有478头牛。高技术和高质量的品牌创建以及产业发展道路的多元化使得这座距离日本本本州很远的海上小村落不但得以自立,而且在日本还颇具名气,这样的发展道路也引发了交流团中国学生们对中国农村如何有质量地持续快速发展的思考。
9月25日上午交流团前往海士町文化中心,与从城市来到农村工作和生活的日本青年(“i-turn者”)进行交流。通过从城市来到海士町定居的青年人的交流主要围绕着海士町的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展开。海士町采取了吸引年轻人从城市返回农村,或村外年轻人来町内创业、定居的措施,为海士町农业的振兴和农村的发展创造条件,增强活力。来到町内的年轻人在农村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让海士町的老人们学会使用数码相机、陪老人一起制作剪纸等工艺品,还促成老人们成立歌舞队表演多姿多彩的文艺节目。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老人不仅生活不再单调、枯燥,更为重要的是,老人感受到了社会对他们的爱。当天日方青年代表还组织了中日两国学生之间的互动,同学们表示这种面对面的沟通使得他们对海士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感受到他们对海士町的热爱和关心。
9月25日下午,赴日友好交流团随同岛根大学师生乘船来到西岛参观调研。西岛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岛,岛上只居住着三千多名居民。据介绍,西岛的经济主要以旅游业、渔业和畜牧业为主,几乎没有种植农业。来到西岛,大家在被岛上的绝美景色吸引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西岛居民的幸福感。在与西岛居民的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虽然西岛上人烟稀少,且大部分物资依靠从岛外进口,但是当地居民互相帮助,相处得十分融洽和幸福。他们说他们很知足。在结束西岛的参观和调研后,赴日友好交流团圆满地完成了在隐岐岛的调研活动并乘船返回日本本岛。
9月26日,在交流的最后一天,胡霞教授带领同学们到岛根大学法文学部,受到了伊藤副学部长的热情接待。交流中,同学们分别就这些天与日本同学共同调研的经历谈了自己的体会,同学们认为日本与城市发展水平可比肩的农村对于各种旅游、渔业等资源的开发和产业品牌化值得中国学习;但两国也共同面临着如资源稀缺、老龄化和空巢老人等问题,这要求两国互相学习沟通各自的解决经验。之后,交流团一行受到了岛根大学竹内副校长的接见,胡霞教授表达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对日方学校周到的招待的感谢,双方均表达了对于进一步加强学术合作和学生交流愿望。
26日下午,赴日友好交流团圆满完成了本次交流任务,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回国的路途。交流团一行通过此次学术交流访问,有机会在日本农村实地调研,学习到了很多如何合理利用农村资源、如何发展产业化的经验;也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我国农业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同时还体会到了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渊源;相互交流和学习中与日本的老师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亲身的调研和面对面的交流中,交流团发现两国的经济中存在很多相似的问题,许多发展经验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日本岛根大学的交流将继续致力于此,为两国的友好关系和促进彼此经济发展的事业而共同努力!
(编辑:王宝奎,陆美贺;核稿:丁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