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0日,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案例中心调研团走进中国科协下属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聚焦科技创新组织体制机制改革,调研对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试点进行深入调研。在科技与经济日益融合发展的国际竞争新形势,在中国科协调宣部挂职的彭丽红老师,结合案例中心服务中小企业的重点工作,与国经系程大为、胡霞、关权、门淑莲、姜少敏、徐晓云等案例中心教师一起,共同承担改革类重大调研课题。此次对依托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建立的生态纺织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调研,是调研环节的第一站,后续还将前往在京的几家全国学会座谈和赴京外的企业实地考察参观。
参与调研座谈的有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分管领导和深度参与共同体筹建和运营的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以“绿色、环保、时尚”为目标的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成立与发展,对新型赋能组织体制、机制以及运作模式的探索,学会搭建平台、延伸服务的问题和思考。中国科协调宣部的主管领导王挺、薛静也一同参与了座谈,对协同创新共同体改革试点工作给予评价,希望案例中心的老师们深入跟踪研究各学会、地区、企业的创新实践,研究形成可复制的典型经验,以便下一步在更大的范围加以推广。
座谈会还邀请了上海和北京的两家成员企业,分别对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企业颠覆性技术突破的方向、对生产流程改造、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作了详细介绍,播放了企业技术和产品视频介绍,北京的企业还带了最新技术生产的样品,双面两色的时尚纹理且不使用化学染料,更低成本、更高质量,令老师们惊叹不已。上海企业家提出我国纺织业应积极推动建立更高的技术标准,该公司研发的印染前处理无废水零排放新技术被评为“国际先进”,获得了欧盟“oeko-tex standard 100”生态认证,近期还有望获得世界大奖,成为高于欧盟标准的新标准。两位企业家高度肯定纺织工程学会搭建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对企业的巨大帮助,新的共同体在体制机制上具有超越社团性质学会的优势。正如学会负责人总结的对于技术创新,共同体可以说“yes”,风险分担,而学会却不能。
我院案例中心主任程大为教授介绍了中小企业国际合作案例中心服务中小企业、关注创新创业、开展案例研究、出版案例报告、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的相关工作情况,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中的中小企业也是案例中心的重点研究的创新群体,接下来我们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关权教授针对纺织行业发展提出应重视发挥产业组织整合资源的作用,胡霞教授评价企业的创新技术充分展现了产学研相结合重要性,门淑莲教授肯定了两家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挥共同体的“粘合剂”作用,彭丽红教授评价企业的技术突破体现了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共享理念,要激发市场活力,共同体确是一种活力赋能新组织。
在此次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首次尝试调研与工作推进相结合,认真聆听企业家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跨学科合作、资本市场对接、产业组织整合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对实际共同体改革试点工作给予指导,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调研质量。本次调研首次采用实录方式,为制作粗案例做准备。调研团队对两家企业在技术方面取得的突破留下深刻印象,同时也被企业家坚忍不拔的攻关精神和的敢为人先的责任担当所打动,通过探讨创新赋能新组织不同模式和共性经验,积极推动建立创新协整平台,为推动和服务更多中小企业创新提供指导,助力创新发展。
供稿:王锴;编辑:杨菲;核稿:陆美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