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卫兴华教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授予一周年之际,在祖国母亲71岁华诞和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七十周年之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师生一行赴山西省五台县开展了主题为“传承人民教育家红色基因,寻访卫兴华教授成长足迹”的现场教学活动。经济学院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佩洁、政治经济学教研室教师代表李琼、卫兴华教授亲属代表卫宏、卫兴华教授学生代表、学生党员代表以及2020级新生代表(中国特色经济学本硕博实验班与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共三十余人参加。
9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和五台县委座谈会暨共建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研究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在五台县委办公楼会议室举行。
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建坤代表五台县对经院师生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云萍介绍了五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县内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深化院地合作。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云萍介绍了五台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县内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希望以这次活动为契机,深化院地合作。
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佩洁对五台县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表示学院希望借助与五台县共同建设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研究基地的契机,进一步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模式。一方面,传承卫老师的革命教育家红色基因,强化党建思想引领;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校地合作,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李琼介绍了卫兴华老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说话的一生。卫宏对五台县的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表达了深切的祝愿。
李琼介绍了卫兴华老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人民说话的一生。
卫宏对五台县的建设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发展表达了深切的祝愿。
座谈会结束后,学院与五台县委签署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研究基地协议,并授牌。
10月1日上午,经院师生一行来到位于五台县阳白乡善文村的卫兴华教授旧居参观,并开展现场教学活动。
在现场教学活动中,卫宏先生回忆了自己与家乡、老宅的故事,并向同学们讲述了卫老师的奋斗经历,生动地展示了卫老师终其一生的勤奋精神。
善文村党支部张书记向经济学院的师生们介绍了善文村目前的发展状况,指出近些年村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受制于资源因素,村里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的规模优势无法发挥显现出来,希望同学们能够贡献办法。李琼老师表示,此次调研,同学们一方面要学习卫老师的高尚品格和奋斗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洞察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问题,思考造成这种发展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这也是传承卫老师精神的重要体现。卫老师一生都在关心国家发展与人民生活问题,关心如何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等重要命题。
李佩洁老师表示,在防疫背景下学院决定带大家开展此次实践十分不易,这是一次难得的现场教学课,也是令人难忘的新生入学课,希望大家在调研过程中主动学习、积极交流、认真思考,愿人民教育家卫兴华教授的求学精神和高尚人格成为大家一生拼搏奉献的精神动力。
参访完卫老师故居后,师生一行又来到了善文广发希望小学,这所希望小学是卫老师及其弟子共同出资援建的,该希望小学学生数量最多时超过120人。
当日下午,师生一行来到位于五台县松岩口村的白求恩纪念馆和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参观学习。大家在医务室、手术室、病房和白求恩雕像前驻足细看,认真聆听白求恩的感人事迹,仔细观看馆藏的珍贵图片和历史资料,学习领会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内涵。
随后,大家又来到位于五台县永安村的徐向前元帅故居和徐向前纪念馆参观学习。大家怀着崇敬的心情,了解徐向前元帅光辉战斗的一生,追忆党的光荣历史和奋斗历程,同时感受到徐向前元帅以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徐向前元帅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坦荡无私、顾全大局和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深深地印刻在师生心间。
晚上,学院举行以传承“人民教育家”红色基因的为主题党课。李琼和李佩洁老师分别从卫兴华教授的学术人生、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一生都在燃烧自己的高贵品质等方面讲授,同学们也纷纷参与讨论发表感想。
学院通过设立党建与“双一流”建设研究基地、参访卫兴华教授故居和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积极引导学院师生学习卫兴华教授的先进事迹,传承“人民教育家”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德才兼备的教学理念和无愧大家的学人风范;通过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坚定师生的理想信念,铸造师生“忠诚、执着、朴实”的优秀品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今后,学院将更加注重在党建和育人活动中融入老一辈先进事迹和实地教学元素,让党员骨干和经院学子在继承、践行和发扬优良传统中砥砺青春、成长成才。
同学们的感言:
项怡昊:
卫兴华老教授他孜孜不倦,勤勤恳恳的学习精神,不唯上、不惟书、不惟风的真品格,坚持“理论是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势的奴仆”的信条都深深感染了我。这次旅途,让作为理科生的我亲近了历史,让我身体里的红色基因转录出rna,翻译成蛋白质,让我更有力量去为祖国的红色事业添砖加瓦!
王甜甜:
这次旅行让我们感受到了五台县人民的热情,也引起了我们对五台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的思考。如何在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传统产业相对衰落、人才与人口流失相对严重、内部区域发展相对不平衡、教育资源相对短缺、宗教文化氛围相对浓厚的地域改善当地产业与人民生活水平?如何在指标性脱贫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如何畅通当地农产品销路?如何将当地特色转化为产品优势?如何吸引年轻人回馈建设家乡?如何考虑人口迁移与部分村落自然消亡?这都是五台县乃至中国大地上其它许多地区等待我们这代人去解决的问题。
我们要牢记卫老先生治学的精神品质,牢牢扎根中国大地,坚持问题导向和社会责任感,争取做能发现和解决问题、能把经验上升为理论、能用理论指导中国实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李健民:
有的人胸中有火焰,他们以信仰为火种,燃烧自己的生命。100年来,这些人点燃了苍茫大地,点燃了长路漫浩,也点燃了历史变迁、时代征程。
三天的山西实践行,我们探访了卫兴华老先生的故乡五台县,走过了白求恩先生纪念馆和徐向前元帅纪念馆。我们沿着红色革命的脉络砥砺初心,也在卫先生家院的枣树下探求了对经济问题的思考。
此行体会最深的,是对经济实践的深刻认识。我们和五台当地的领导做了深入交流,对当地的经济状况、经济结构和发展规划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经济学科作为一门以经世济民为抱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科学,唯有从调查研究出发,形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再通过经验归纳的逻辑路径,来形成理论研究,我们的所为才是扎根于中国大地,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的。
陈奕锦:
卫老用尽毕生心血,在经济学领域做到极致,直到临终前还在发光发热,这种精神使我深受感动。如果我能向卫老学习,对一所学校、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产生影响,或者说是帮上一点忙的话,那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范思源:
一个老教授既坚持了对于马哲的信仰,又将其与中国实践相结合起来,一生为了人民而奋斗,这使我的内心充满了震撼与感动,这次调研可以说是我的经济学启蒙,使我树立了一种自信。
陈清媛:
时值中秋小家团圆、国庆祖国大家庭团聚、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七十周年之际,我们调研小家庭相聚于此,共同感受伟人的力量。卫老作为人大与五台县的连接,作为政治经济学与我们每个个体的连接,深深激励着我形成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思考模式、培养勤奋的人格特质,日后我定将不负期望,努力提升自己。
(文案/唐跃恒、刘宇楷、陈欣悦、蔡婷婷,图片/徐子桐,指导老师/李佩洁、武洋)